狗狗为什么要打预防针?
其实,打预防针这个说法本来就是不科学的,准确的来说是接种免疫疫苗,任何免疫史的犬只(不是指有没有打针)都应当在接触外界环境之前接种,换言之没有免疫史的犬只同样需要常规接种,而这里的犬只也是包括那些年老体衰的,如果不存在严重的全身性或免疫性疾病,都是应当接种的.
接种疫苗的目的在于,提高和保持犬只的免疫抗病能力。而这也是临床中除了驱虫外,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手段.我们常给正常犬接种的疫苗主要是针对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感染后难以治疗的病毒性传染病,如犬瘟热,犬细小等。犬体内能够识别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是各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犬只初次接触病原微生物(或疫苗)以后(不管是体内本来存在还是外界感染进入),会产生初次免疫应答,其特点是产生抗体时间比较慢,产生的抗体水平也比较低,而抗体本身是中和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抗体水平低的,就难以有效中和杀灭病原体,甚至无法阻止病原体的繁殖,因此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无法有效起到保护作用。而在第一次接触(感染)病原体一段时间后,如果再次接触同样的病原体,就会发生再次免疫应答,这个应答的特点就是抗体产生快,而且抗体水平高。当抗体在血清中达到一个保护水平,就可以有效中和和杀灭病原微生物,而且能阻止其进一步繁殖。所以犬只要发生实际的病毒感染(发病)是发生在初次免疫应答期间和再次免疫应答还没建立起来之前,这个期间是危险的,一旦在接触和进入新环境之前完成了完全免疫程序(连同加强免疫次数一起算,总共是3-4次),就形成了完善的免疫保护,不会再发生疾病,从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目的。
所以,正常犬在常规情况下,是不会有打完针就出现问题甚至死亡的可能。但是实际上我们身边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而且不是个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由于疫苗本身缺陷导致的。
下面我们就详细看一下这些原因是什么,这样就能更清醒的认识到为什么有些犬打了预防针以后还是生病和死亡,为什么要打预防针预防不到一些疾病。
其实对于一只犬我们把希望寄托在疫苗上想预防所有疾病是不现实的,就目前而言注射疫苗只能针对三个疾病免疫,而其他的病毒性传染病如冠状病毒,疱疹病毒等是没法预防的,还有所有的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内外伤及过敏等等,也是没法预防的。而临床中有90%的犬是由于细菌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的,如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等、各种球菌和杆菌。犬除了注射预防针,其实还需要做好其他疾病的预防,比如常规的体内、外驱虫、保肝护胃、补充微量元素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