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疫苗前注意什么?
疫苗在动物医学领域当中,属于预防针的范畴。所谓“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或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的烈性传染病,而使用的预防性药制制剂。其中,使用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品,按照法定程序审批后,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药物,称为疫苗;而使用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生物制品(含细菌、真菌、病毒及其代谢产物),按法定程序审批后作为原料,人工致弱或致病的微生物制成的活菌制剂,则称为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药物都能起到预防作用,能否起作用关键取决于动物的免疫状态。换句话说,只有当动物机体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疫苗所携带的抗原成分时,疫苗才能发挥作用。在进行疫苗接种前,必须使机体先接触相应剂量的相关病原,通过自然感染过程来激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进而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细胞,只有这样,疫苗才能够发挥预期的效果。否则,就会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所以,在准备给宠物接种任何注射疫苗之前,应先仔细观察爱宠是否存在急性传染病的症状,例如腹泻、呕吐、发烧等,以及是否有慢性传染病的潜在症状,如寄生虫病、结核病等的潜在症状,如有异常情况,应尽可能咨询兽医后再行处理。同时,还应确保宠物在本阶段未摄入其他有可能导致免疫抑制的物质,如大量服用人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等,以免出现免疫失败的情况。
在接种疫苗前后,应避免洗澡以防受凉引起感冒;应注意休息,减少应激反应,保证接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确保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 如果需要外出,也应避免带狗狗去人多的场所,以防传染其它疾病。在给狗狗注射预防针期间及全部疗程结束后1周内,均应注意观察它的饮食、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