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螨是怎么引起的?
寄生虫中的吸血虫类,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染;体表、指甲内、毛发中均可发现。 ①直接接触传染,如与患有疥疮的患者密切接触,使用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床单、毛巾、浴巾、脸盆、水杯等都可导致感染。
②间接接触传染,接触到患者分泌物沾过的物品,也可导致感染。如使用患者触摸过的电话机、书籍、电脑键盘、衣架、公共交通工具等物品后,如果手部皮肤破损,则可传播本病。
③母婴传播,孕妇患有疥疮可通过胎传的方式使婴儿遭受感染,新生儿的疥疮多为母体获得的晚发型疥疮。
④医源性传播,医务人员在治疗护理患者中,由于防护不到位,可直接接触患者的皮损处而感染,或通过医护人员污染的设备(如注射器、输液管)而使患者受到感染。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3~6周,也可长达12周之久。起病较缓者,皮疹多发生于全身皮肤皱褶和暴露部位,常为对称性分布,自觉症状为瘙痒,尤以夜间为甚。 常见皮疹为针尖至粟米大小的丘疹或丘疱疹,部分可融合成斑块,基底潮红,表面常有鳞屑,剥除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皮损好发于指(趾)甲沟、指(趾)间、掌跖边缘、肘窝、腋窝、腹股沟等处,头皮损害少见。重者可见水疱、脓疱等部位。 患者往往伴有烦躁不安、失眠、多梦、情绪波动等症状。严重者可有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全身不适表现。
病程一般2~3个月,若积极治疗、不再复发者,病程可达数年以上。但若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不规范,病情迁延不愈,则会导致慢性湿疹样改变,甚至诱发恶性肿瘤的发生。
对于儿童患者,应特别警惕疥疮导致的慢性湿疹样改变以及继发性细菌感染。
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尿常规可有蛋白尿、红细胞和白细胞等;血清免疫学检测可呈阳性反应。
【诊断依据】 根据病史、临床特点和体征,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即可作出诊断。 但应提示的是,由于目前各类型抗过敏药物、抗生素及外用激素类药物的应用,使得一些患者既往典型的疥疮皮损在现时较少见,且易误认为其他皮肤病,故此时应注意鉴别诊断。
【治疗措施】 对疥疮的治疗原则是迅速杀灭引起疾病的病原体――疥螨,同时防止继发性感染。及时、足量应用抗疥疮的外用药物并彻底消毒患者所用衣物和被具是非常重要的。
外用药常用的有硫磺软膏、杀疥螨虫剂等。 系统用药可用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药物进行抗炎治疗。因该类药物能抑制结核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的生长繁殖,故同时具有抗细菌和抗结核的作用。还可采用免疫疗法,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治疗,均应严格按医嘱进行操作,以确保疗效。
对于顽固性的疥疮反复发作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的药物品种,以尽快控制疾病。但对孕妇应避免使用抗菌类药物,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