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疥螨如何诊断?
1.直接观察患猫,检查体表、爪部有无结节或囊肿; 2.拔毛进行检查,在可疑感染区域用显微镜进行直接检查; 3.刮取皮肤屑进行直接检查,用消毒的刀片刮取耳后、腹下等部位的皮肤屑,置于载玻片上,加盖,反复滴加生理盐水至浸没皮肤屑为止,盖上盖玻片,轻轻翻转,若为疥螨虫寄生,则在玻璃片上可见到放射状排列的虫体,少数为虫体皱缩成团;
4.对以上检查可疑者或发现皮肤损害者应做进一步检查,如涂片染色镜检(方法同直接检查)和病料培养。 为诊断本病提供较特征性的依据的是从患部刮取皮肤屑作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中放置数块皮肤屑,放入恒温箱内,35℃温育24h,然后在倒置的显微镜下检查,一般可找到活动虫体。经多次连续接种,可提高阳性率。 也可采用抗体荧光检查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PCR等技术检测疥螨虫特异性抗原或核酸以助确诊。 对已确诊为疥螨虫感染的病例,应进一步判断感染类型。因动物个体不同,其皮肤抵抗力亦有所不同,所以在治疗前应先判断病情程度。轻微的病例可不需特殊治疗而自愈,但应注意隔离,定期消毒。
严重的病例,特别是皮损广泛而又不能自愈的患者以及幼龄动物发生寄生虫性肺炎时,应及时治疗,防止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