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湿尾自己能好吗?
湿尾病又称急性肠炎,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引起的肠道炎症变化。当仓鼠出现精神状态不佳、食欲不好、拉稀、软便或是排便困难等情况时,要警惕是否患上了该病。 湿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造成死亡。在发现仓鼠患病后要及时处理,以免贻误时机。 一般对于患有湿尾病的仓鼠要及早的治疗,可以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控制,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根据体重来服用剂量,每日2次,连续喂食3~5天;或者链霉素、青霉素等药物,按每公斤体重口服4万单位,分2次服完,连喂3天。对严重感染的患儿可静脉滴注上述药物,每次100毫克,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每天1次。
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对其生活环境做好消毒,特别是用过的笼具和用品应彻底清洗消毒。 如果是体质较好的成鼠,一般用药后的1周左右就能痊愈并明显恢复体力;而幼鼠或体质较弱的成鼠,可能需要服药2周以上才能康复。
当然,对于患有湿尾病的仓鼠来说,及时治疗固然重要,但是预防同样不可忽视。
首先要做好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保证饮食的干净,尤其注意不要让仓鼠误食了污染的食物。还要避免潮湿,保持环境卫生干燥,防止病原体滋生。 最后提醒一句,无论是养哪种动物,良好的卫生习惯必不可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