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是什么样子?
我的耳廓,上面是圆弧形的,下面是竖着的。 然后耳道外侧面看是这样的 在一个没有光的地方摸上去是这样的 整个耳廓的软骨结构是这样的 从前面看是这样 我的耳垂是又扁又平的,而且和耳廓连接的部位有缺口(这是我最不满意的一点) 从后面看是这样的 我的听力是正常的,只是有时候运动的时候耳机线会搅到耳朵,导致耳朵疼。
我观察过周围人的耳朵,大家的耳廓形状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凸出来的,像我一样,有的则是凹进去的。 有时间我会发个照片,给大家展示一下不同人耳廓的形状!
我的耳廓,上面是圆弧形的,下面是竖着的。 然后耳道外侧面看是这样的 在一个没有光的地方摸上去是这样的 整个耳廓的软骨结构是这样的 从前面看是这样 我的耳垂是又扁又平的,而且和耳廓连接的部位有缺口(这是我最不满意的一点) 从后面看是这样的 我的听力是正常的,只是有时候运动的时候耳机线会搅到耳朵,导致耳朵疼。
我观察过周围人的耳朵,大家的耳廓形状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凸出来的,像我一样,有的则是凹进去的。 有时间我会发个照片,给大家展示一下不同人耳廓的形状!
根据人类学的测量统计资料,中国成人两耳长平均为3.8厘米。
人的耳朵是负责听觉和保持头部平衡感觉的器官,同时在人类社会中又是配戴首饰和美容的部位。两耳左右对称,位于两侧颞骨的颞鳞的外面,外耳门的前方。左、右两耳在一般情况下是对称的。从总体上看呈漏斗状,可以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两部分组成。耳廓的形状复杂,可以分为耳甲和耳舟两部分。在外侧,一左一右有5~7个弓状的突起,叫作耳轮。与耳轮相对应的上面部分叫对耳轮,在下面的部分叫耳舟,舟底部的对耳轮上方有对耳屏和耳屏。在耳屏后方有一个深的凹陷,叫外耳门,是外耳道的开口。外耳道始于外耳门,终于鼓膜。外耳道略呈S形,长约3厘米,在S形底部,有一椭圆形的鼓膜封住外耳道的内端。用一般的方法对着耳廓喊叫或者说话时,声音经过耳廓的集中,沿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
中耳在外耳和内耳之间,是一个含气的不规则的腔,内有三块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人体中最小的骨骼),依次列于外耳的鼓膜和内耳的前庭窗之间。锤骨呈锤状,一端宽大,叫锤骨柄,与鼓膜相连。另一端狭窄,叉成两个突起,叫锤骨短脚和锤骨长脚。锤骨短脚与砧骨相连。砧骨呈乒乓球拍状,一端狭窄,叫砧骨短脚,与锤骨相接。另一端宽广叫砧骨长脚,与长脚相对应的另一面叫砧骨盘,盘的中央有一个小孔,有一小块圆韧带通过,然后与镫骨相连。镫骨像马镫呈船形,有两个突起叫镫骨脚板和镫骨后脚,板上有许多小孔,与前庭窗相连。中耳还向内伸出一个突起的管,叫乳突。
内耳位于颞骨岩部内,又称迷路。内耳分前庭、三个半规管和骨螺旋管三个部分。前庭是一个介于中耳和骨螺旋管之间的囊,有两窗与中耳相通。上面叫前庭窗,有镫骨脚板封闭。下面叫蜗窗,有第二鼓膜封闭。前庭下方有三个充满淋巴液并且互相连通的半规管。前庭后方是骨螺旋管,骨螺旋管外方是鼓部,内方是蜗部,卷曲成螺旋状,叫骨蜗管。骨蜗管套着膜蜗管,膜蜗管一端(鼓部)封闭,一端(蜗部)不封闭。在不封闭的一端,第二鼓膜和蜗窗相接处,有螺旋器。螺旋器就是听觉感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