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打疫苗是不是就不会?
首先,疫苗本身并不是万能的,只是降低了感染的风险; 其次,注射疫苗的间隔时间和剂量不同,降低风险的程度也有差别; 第三,即便打了疫苗,也要注意避免接触患病动物、注意清洁卫生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患狂犬病及其他传染病!
1.疫苗接种后,会产生什么样的抗体呢? 接种疫苗后能产生抗病毒的抗体(IgM和lgG),但狂犬病毒是嗜神经性病毒,只能侵犯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能通过血液传播。因此,狂犬疫苗主要起预防作用; 而其他如犬瘟热、细小病毒、冠状病毒等疾病是通过感染动物的口腔分泌物传染给易感犬只,接种这些疫苗的宠物疫苗能够刺激机体快速产生相应的保护性抗体(免疫球蛋白IgA/IgG/IgM),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哦~
2.接种疫苗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根据宠物年龄及品种的差异,一般幼年宠物建议从出生8周后开始免疫,成年后每年加强一次就可以了;而成年犬猫通常可以在6-12月龄时完成首次免疫程序,之后根据品种的不同每间隔3-4个月接种一次,共接种三次。 如果您家的小狗在没打完防疫针就出门了的话,需要观察狗狗有没有接触到病犬或者被病犬舔到嘴部的情况。如果有的话则需要立即补打针,如果没有则不用打啦 另外如果家里有小孩子的话,最好也不要让小孩子跟还没打完疫苗的狗狗玩哦~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我家宝宝都二岁多了,怎么还会得传染病啊?其实呀,宝宝抵抗力弱,大人外出回家不注意洗手的话很有可能会把病菌带给宝宝的,所以一定要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哦!
3.接种疫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在疫苗注射期间,应避免与其他健康犬接触或出去玩儿,特别是与有疾病的病犬接触。应尽量避免外出,尤其是不要去患有疾病的犬出没的地方去,因为这样容易感染疾病。同时要避免受到犬的抓伤和咬伤。如果狗狗出现呕吐拉肚子等情况时也需要暂缓疫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