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脓皮病怎么引起的?
在犬类中,脓皮病的发病率仅次于疥螨病和耳炎,是第三大常见皮肤病。 引起本病的病原体有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其中以细菌感染为主。 各种年龄的犬均可发生,而且可以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但多见于头部、躯干、四肢及尾末端,常多发性感染。 本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肿、丘疹或化脓性小结节,继而形成脓疱(见图1),破溃后形成溃疡,可出现结痂现象;严重者可出现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沉郁等症状。 如果没有继发细菌感染,本病经过一段时间会自行痊愈,但愈合后的皮肤容易留下永久疤痕而使毛质变粗。
当犬被寄生虫、细菌或真菌感染时,其表皮细胞受到损害,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为病菌的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使病变加剧并产生脓汁或其他分泌物,加重了病原微生物的毒性作用以及向周围的扩散,形成恶性循环。由于患部皮肤的抵抗力降低,常常诱发其他皮肤病,如螨虫病等。另外,一些药物的使用也会加重病情,比如含有磺胺类药物的皮肤用药、非甾体抗炎药等,都会刺激皮肤,增加患部细菌的耐药性,使本病治疗更加困难。
环境因素也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如生活环境脏乱、潮湿地带,饲养环境不卫生,饲养密度大,犬体不清洁等。当动物因某些疾病而引起抵抗力下降时也易患此病,所以,要预防本病的发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注意犬体的日常护理与消毒工作,保持环境干燥整洁;其次,定期给犬洗澡,防止体外寄生虫叮咬;最后,积极治疗原发病。
对于轻度的脓皮症可用抗生素(头孢氨苄胶囊、土霉素等)外搽治疗,严重的可采用注射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