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虫是寄生在狗狗哪里?
蛔虫病是由犬蛔虫和狮蛔虫的成虫寄生于狗的小肠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可造成小肠蠕动功能紊乱、吸收不良、营养不良等病症;同时,当幼虫侵入猪、羊等宿主皮下组织时,常引起严重的过敏性皮炎;成虫还能随粪便排出体外,当被粪便污染的食物或饮水未被彻底煮沸消毒,或被老鼠、蟑螂等动物误食后,可成为感染源而使其他动物发生蛔虫病。 1.临床特征 临床症状取决于感染阶段及虫体数量多少。
(1)成虫期 主要症状为腹泻、厌食、消瘦等症状,有时可出现呕吐现象。患犬排出灰白色、条状的虫体,虫体长约20~30毫米、宽约4~5毫米,形似“蛔虫”。如果大量成虫寄生,则可形成肠梗阻或肠管挛缩,导致食欲不振甚至完全拒食,严重者还会出现呕吐、便血等现象。如不及时治疗,则可导致死亡。
(2)幼虫阶段 当虫卵随着粪便排出体外的时候,若虫卵在土壤中发育成为幼虫,此时虫体仅1厘米左右长,无色素、透明,并具有极强的活动能力,一旦被人或者其他宠物摄入体内,幼虫便可穿过肠道壁到肺中发育成囊蚴,此期间称为感染期。幼龄犬易发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以及食欲减退,严重时出现体温升高。
2.病理变化 肠粘膜充血、水肿,有出血点或血斑,有的肠管可见蛔虫聚集成团,引起肠阻塞;幼虫进入肺部后可形成炎性病变。
3.治疗措施 驱虫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一般采用抗蠕虫药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丙硫咪唑、左旋甲噻二唑、吡喹酮等。由于虫卵具有一定的耐高温特性,因此,对蛔虫的杀灭效果不是十分理想。所以,应连续用药数次方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平时要注意保持饲养环境卫生,定期用消毒药进行消毒处理并及时清除粪便,避免使用含有蛔虫卵的粪便施肥或用污水灌溉农田,以减少环境中的蛔虫卵,防止犬或其他宠物再次感染。